2025餐饮行业大爆发!40万+新企业涌入,意味着什么?
作者:小编 发布于:2025-04-02 09:51:47 点击量:
根据天眼查专业版的数据统计,到目前为止,我国处于运营中且状态为存续的餐饮类企业数量已超过1556.8万家。具体来看,仅在2025年至今这段时间里,新注册的餐饮相关企业就达到了约40.6万家。从注册数量的变化趋势观察,过去五年间,餐饮类企业的注册数量一直在稳步上升,在2024年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点。
政策东风激活万亿
消费 “主引擎”
商务部2025年重点打造的“中华美食荟”活动,无疑是这场热潮的关键推手。通过“餐饮+赛事”“餐饮+电影” 等120余项创新模式,传统餐饮正与体育、文化、娱乐深度融合。数据显示,2024年我国餐饮消费额已达5.57万亿元,占社零总额比重超11%,稳居消费品类首位。在政策引导下,各地政府通过发放消费券、举办美食节等方式,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。这种 “政策搭台、企业唱戏” 的模式,正在重塑餐饮消费的生态格局。值得关注的是,政策创新不仅体现在消费场景拓展,更推动了供应链的升级。
农业农村部联合餐饮协会启动的“优质食材直供工程”,通过建立溯源体系和冷链物流网络,使食材流通成本降低18%。
这种“从田间到舌尖”的全链条优化,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区域特色
绘制餐饮新版图
中国餐饮的地域基因始终是行业发展的重要底色。
广东、山东、江苏、河南、四川五大餐饮大省占据半壁江山,企业总量超570万家。
值得关注的是,这些省份均为八大菜系发源地,其中粤菜、鲁菜、川菜等更是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。
以广东为例,158万家餐饮企业中,既有高端粤式酒楼,也有潮汕牛肉火锅、广式茶餐厅等特色业态,形成了“金字塔型”产业结构。
而山东依托“孔府菜”文化 IP,推动餐饮与文旅深度融合,仅2024年就吸引游客消费超800亿元。
这种“一省一特色”的发展模式,既保留了传统饮食文化的根脉,又为行业创新提供了差异化土壤。
区域竞争正从单一品类向品牌集群升级。
四川成都打造的“火锅产业园区”,集聚了300余家火锅底料生产企业、设备制造商和培训机构,形成年产值超500亿元的产业集群。
江苏扬州则以“淮扬菜非遗工坊”为载体,培育出27个中华老字号品牌,带动相关就业超10万人。
这种“产业+文化”的双轮驱动模式,使区域餐饮品牌价值持续提升,某川菜连锁品牌通过文化IP授权,年增收超2.3亿元。
行业升级
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周期
近五年企业注册量年均增长12.3%,2024年更达到历史峰值,背后是市场机制的自我优化。司法案件占比仅0.37%的数据,印证了行业整体的健康度。与此同时,餐饮企业正在经历从“量”到“质”的蜕变:智能化点餐系统普及率超 65%,预制菜企业数量年增 47%,绿色餐饮认证企业突破 10 万家。这种转变既得益于消费升级的倒逼,也源于数字化转型的赋能。
资本的追捧加速了行业迭代。
2024年餐饮赛道融资事件超200起,总金额突破300亿元,其中预制菜、智能餐饮设备等领域成为投资热点。
而社区食堂、共享厨房等新业态的兴起,更标志着行业从标准化向精细化服务转型。
从街头巷尾的烟火气,到资本竞逐的新风口,餐饮行业始终是观察中国消费市场的重要窗口。40万家新企业的诞生,不仅是数字的累积,更是中国经济韧性与活力的生动注脚。当政策红利持续释放,当创新与传统深度对话,餐饮行业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时代答卷。在可预见的未来,随着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、供应链智能化持续深化、文化自信驱动品牌出海,中国餐饮行业必将迎来更具想象力的黄金时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