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盘点2015】“互联网+餐饮”首先是一场“技术革命”观点
2015年已经过去,各类"盘点"层出不穷,既是对过去的一种总结与回顾,也是对于未来的借鉴和期待。
回顾餐饮业2015年,与之关联最多的热词,就是"互联网+"。这个早在2011年就被提出的半新不旧的概念,在2015年以"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"这一"高调"的方式,再次引起人们的热议。而作为传统行业的显著代表,餐饮业与"互联网+"的碰撞和融合,其激烈程度之强和带来的生态演绎之多,也给其他传统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思路。
如果要论"互联网+"给餐饮带来的转变,首先,我们要回归到"互联网+"本身。"互联网+",追其根源,是基于互联网发展的一个概念,终究,它其实是一种技术的变革、一种应用思路。
比如,在餐饮业,过去人们入店点菜、买单都需要人工候命和服务,但通过"互联网+",商家可以运营掌上门店,顾客就可以直接在手机上点菜和买单,大大减少了人工服务时间和成本。又比如说,过去餐饮门店的采购都是基于模糊化的估量,误差程度较大;而通过互联网技术,可以轻松对数据进行同比、环比分析,或对于订单的提前把控,来精确地进行采购。这两个典型例子,都是餐饮和"互联网+"融合的新生态,是这一革新技术对传统行业的全新改造。
回顾历史,我们发现,每一次的技术革新,最终带来的都是效率的提升、生产力的提升。而生产力的提升,又再次为技术发展带来原动力。"互联网+"就是这种技术革新的代名词,它给餐饮业注入新的活力,提升单个门店乃至整个行业的运营效率。
一开始,"互联网+"被提出的时候,人们对它有两种极端情绪:一种是强烈质疑,另一种则是过分憧憬。一部分人强调"互联网+"是一个"伪命题",认为它过分夸大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影响,倡导传统行业依然要回归"品质"这一核心竞争力;另一部分人,则对"互联网+"有着如同紧抓救命稻草般的强烈的渴望,认为它是企业唯一的出路。
而当这两种情绪被时间进一步中和,被一次次实践检验时,大部分人回归到一种更为理性、清晰的思路:是"餐饮+互联网",而非"互联网+餐饮","互联网+"只是一种工具,不能成为主导,但也不能被低估,它值得被更好地运用。
目前,市面上推出了许多这种餐饮与"互联网+"相交融的产品,如深圳悦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"爱自助",提出的就是充分运用互联网工具,"把顾客流量转变为顾客留量",真正"让顾客爱上你"。
"如果有效地使用互联网工具,能够帮助你提升门店的运营效率,帮助你更好服务你的顾客,何乐而不为呢?""爱自助"负责人说到。
的确,当我们面对一种事物,有更加本质的认识时,我们才会有更好的应对方法。"互联网+"不是空中楼阁,更不是救命稻草,它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存在,是打开未来餐饮业的钥匙。
回顾2015,展望2016,我们应当更好地去拥抱"互联网+"。